5月4日下午,國際商務外語系組織學生會干部、團隊干部和導航員共47人,由黨支部副書記高志剛及輔導員朱虹帶隊,集體參觀了濰坊市濰縣集中營紀念館,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洗禮。
來到紀念館,濰坊市外事翻譯中心副主任王希亮親自接待了參觀團隊,隨后進入展區(qū)。講解員引領師生依序參觀了各個展廳,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集中營的由來、殘酷歷史。師生認真聆聽,時而拍照,時而在手機上寫下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參觀過程中,除了大量圖片,也目睹了許多集中營里使用過的物品、集中營人員勞動時使用的物品工具、焦點人物蠟像等,師生還觀看了紀錄片視頻。
濰縣集中營是在原濰縣樂道院基礎上由日本侵略者于1942年強行霸占并改建為羈押西方僑民的集中營。昔日幽靜典雅的樂道院,頃刻間變成了陰森恐怖的集中營,前后被關押的歐美牧師、教師、醫(yī)生、商人、學生、兒童等共計2011人。其中包括新中國成立后成為美國駐華大使的恒安石、英國奧運會短跑冠軍李愛銳(艾利克)、前美國議員戴愛美等很多知名人士。這些外國人被囚在集中營里缺糧缺藥,生活極為困苦。期間交換戰(zhàn)俘釋放了500人。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剩余被關押的1500人重獲自由返回故土?,F(xiàn)今主要散居在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挪威、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近期上映的電影《終極勝利》描述的就是濰縣集中營的故事。
歷時90分鐘的參觀活動結束了,師生臉上充滿了對和平的珍惜、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憎恨,更充滿了對先烈的敬意,對祖國富強的信心。

講解員專業(yè)講述

同學們靜靜聆聽

觀看史料視頻

濰縣集中營舊址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