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邊口理平,拿針要穩(wěn),從背面穿針到正面,然后再往后走一針……”5月14日下午,信息工程系十余名男生在公寓管理辦公室劉梅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縫補衣服。
劉梅老師說“對于生長于八、九十年代之后的青少年來說,穿的衣服、鞋子是買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扔掉了,蓋的被褥是用被套、枕套套的,再也不用縫邊了。大部分人別說親手使用針線,甚至都很少見到父母使用針線了,“男生的繡花針”活動無疑又勾起了老一代男孩、女孩的懷舊情懷,更值得點贊的是這一活動給大學生們帶來的體驗教育,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這更是一種情感體驗、勵志體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眳⑴c該活動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學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縫補衣服其實挺有意思,還能省不少錢呢!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扔掉破衣服了!”老一輩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品德,沒有親自的實踐體驗,學生們又怎能深刻體會、感悟?
小活動有大道理。男生學針線活看起來不起眼,但是起到的教育實效可能會比那些洋洋灑灑、催人淚下的德育講演來得更長久、更深刻。

活動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