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1周年之際,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紅色筑夢志愿服務團隊赴威海市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追尋紅色記憶、學習紅色理論、傳承紅色基因。
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路線領悟重要指示精神
6月30日,團隊登上劉公島,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線路。這座中華民族“警醒之島”,是甲午海戰(zhàn)歷史悲劇的發(fā)生地,亦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發(fā)奮地。隊員們先后到中國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歷史選擇館和海軍公所參觀學習,傾聽戰(zhàn)爭的警示啟迪。通過了解北洋水師成軍、豐島戰(zhàn)役、平壤之戰(zhàn)、血戰(zhàn)威海等歷史片段,隊員們深切感受到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甲午之戰(zhàn)乃民之痛、國之殤,領悟“落后就要挨打”的殘酷教訓。在學習了黨在各個時期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求索,瞻仰老一輩共產(chǎn)黨員以信仰充實生命、以擔當淬火成鋼的英雄事跡后,隊員們更加深化了對“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決心信心。

隊員們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視察劉公島時提出的“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fā)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殷切囑托,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fā),勇毅前進。
弘揚優(yōu)秀黨員精神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7月1日,正值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1周年,團隊走進榮成,學習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
“永縈江山堪稱民族脊梁,懷忘九霄不愧中華英魂”,在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隊員們一起學習了“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郭永懷放棄國外優(yōu)越條件毅然回國,在生命最后一刻仍保護國家絕密資料的感人事跡,領悟了他“無私奉獻 以身許國”的崇高精神。隨后,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商務外語系在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設立了社會實踐基地。
在沈秀芹紀念館,隊員們共同瞻仰了“國家基石”沈秀芹同志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在條件艱苦物質貧乏但精神飽滿的火紅年代,沈秀芹同志把滿腔熱情給了貧苦的百姓,把美好青春奉獻給了林場的一草一木,把無限忠誠奉獻給了黨的事業(yè)。她“把一生交給黨安排”的堅定信仰,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位隊員。

通過參觀學習,隊員們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積極學習郭永懷、沈秀芹等同志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的愛國主義情懷,發(fā)揚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時刻牢記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為黨的事業(yè)不懈努力奮斗。
踏尋紅色膠東熱土 重溫百年奮斗黨史
7月2日上午,團隊赴文登紅色膠東展館參觀學習,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歷史教育。
隊員們一同參觀了“紅色種子播撒膠東大地”“天福山起義開啟紅色膠東時代”“在堅定抗戰(zhàn)中紅色膠東遍地紅”“在支援全國解放中紅色膠東分外紅”“紅色膠東的優(yōu)秀兒女”等5個板塊內容,深刻感悟到膠東革命的光輝歷程和不朽精神豐碑。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幅幅圖片資料,承載著革命前輩的奮斗足跡,蘊含著膠東兒女不怕犧牲、奮勇抗敵、攻堅克難的英雄壯舉和“家國情懷、黨民齊心”的紅色膠東精神內涵。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觀結束后,隊員們來到天福山起義紀念塔前,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意并敬獻鮮花。隊員們通過實際行動在感受這片紅色土地厚重堅韌、紅色膠東精神的歷久彌堅的同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理想信念無堅不摧、革命傳統(tǒng)無比寶貴、人民至上無往不勝的紅色力量。
彰顯志愿服務力量踐行青年使命擔當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正值“七一”之際,各展館前來參觀學習人員激增,為了讓參觀者在更加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中參觀學習,隊員們自覺在各展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xiàn)新時代大學生奉獻社會的責任,讓“奉獻之火”永恒燃燒。他們仔細清洗擦拭展廳柜臺、門欄,撿拾地面垃圾,清除雜草;在紅色膠東展館,隊員們攙扶來訪的老黨員完成身份登記并陪同參觀,為他們耐心講解;在天福山起義紀念塔前,隊員們滿懷敬意在墓碑前認真細致地對墓碑銘文進行描摹填色,仔細清理墓碑周圍雜草雜物......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通過此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從黨的百年歷史與優(yōu)良作風中汲取了前進的力量。隊員們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將以新時代青年的風貌投身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之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撰稿:趙明明;審核:高志剛)